admin 发表于 2015-11-5 15:19:16

舞动乌蒙山——昭通四筒鼓舞


昭通热线导读:流传于昭通市的四筒鼓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20世纪80年代,四筒鼓舞被云南省文化厅民族舞集成办公室列为首批重点整理发掘的民族舞蹈。1988年,在昆明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艺术节期间,以四筒鼓舞素材编演的《高原鼓舞》《乌蒙鼓舞》《龙鼓舞》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同年,《龙鼓舞》被特邀参加广州欢乐节,得到海内外舞蹈界人士好评。2006年,四筒鼓舞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老的祭祀舞蹈
四筒鼓舞流传于昭通市昭阳区的汉族农村,又称“跳鼓”、“跳丧鼓”,是由男性集体演跳的丧葬舞蹈,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舞蹈时,四人皆斜挎筒鼓于左胯前,边击鼓边舞蹈,鼓点节奏、音调可随意变化,大体与舞步、舞姿协调。舞蹈中虽有其它乐器参与,但四筒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鼓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的乐器之一,用途极为广泛,在庆典、祭祀、歌舞、军事、农事、宗教等活动中都有使用。鼓与舞在古代已融为一体,《淮南子·修务训》记载:“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身若秋药被风,发若结旌,骋驰若骛……且夫观者莫不为之损心酸足,彼乃始徐行微笑,被衣修擢。”
早在周代,鼓就用于祭祀活动。《周礼》记载:“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为:“路鼓,四面鼓也。鬼享,享宗庙也”。
古代,我国曾有丧礼举乐的风俗。然而,经长期演变,有的只保留下用鼓吹乐和、咏唱挽歌来报丧、送丧、祭奠死者。祭祀舞属于古老丧葬礼俗的一个部分,四筒鼓舞就是其中之一。民国《昭通志稿》载:“四筒鼓……乡人丧礼用之,似为跳舞。”
据学者分析,东周灭亡,鼓人散居民间,后随汉民进入昭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载:昭通市乐居坪子乡陈氏家族,明朝时从南京迁云南昭通定居,清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建家祠时,就有四筒鼓置于祠堂内。这至少说明,400多年前,四筒鼓舞就已经传入昭通。
从前,昭通城乡有老人去世时,多数人家都有请四筒鼓舞表演的习俗。近年来,舞者已不再奇装异服邋遢上阵,他们着白衣白裤,白毛巾包头,系红腰带舞之。这种舞蹈与法事演出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商周时期就普遍盛行的祭祀习俗。四筒鼓舞可以由丧家礼请,称“坐堂鼓”;也可以由死者娘家请,称“后家鼓”;或由女婿家请,则称“家祭鼓”,表演形式、内容则完全一样。
云南汉族传统舞蹈的代表
四筒鼓舞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完整,舞蹈风格鲜明,是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云南汉族舞种。有专家认为,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唯独汉族民间传统舞蹈除了在昭通外,其他州市还未发现,因而,四筒鼓舞可以认为是云南省汉族民间舞蹈的代表。
四筒鼓舞一般为男性舞,舞者9-14人称为一拨(堂),每拨舞队中有4人身挎“筒鼓”进行演跳。另有持小扁鼓和锣、镲、红绸等舞者。筒鼓以梧桐树材做鼓身,将长40厘米、宽5厘米、厚1厘米的梧桐木片箍成40厘米高、直径28厘米的“筒”,“筒”内放两颗小石子,两端蒙牛皮,钉铁钉,再箍上铁环扣,系上鼓带;鼓槌是一根长20厘米的坚韧的细木棍,敲击时音色浑厚、洪亮。
传统的四筒鼓舞除四筒鼓外,没有其他伴奏乐器。近年来,四筒鼓舞已有所变化,增加了镲、钹、彩锣等,舞蹈节奏、动作也由舞者心领神会的默契,变成由持锣者指挥,增加了形式感,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四筒鼓舞粗犷、朴拙、不事雕琢的原始古朴的神韵。
变化多端的高难度舞蹈
四筒鼓舞是当地民俗活动中极富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目前昭阳区大约有鼓队300多拨,能跳四筒鼓舞的人,上至七八十岁老者,下及七八岁孩童。
四筒鼓舞套路丰富,仅对土城、乐居、洒渔3个坝区以及苏甲山区4个乡镇的4支舞队进行统计,不同名称、不同跳法的就有86套之多。其中有集体对舞的“脚勾脚”、“脚踩脚”等;有形式相对完整、表现一定内容的“小牛擦背”、“公羊打架”、“猴子捞月亮”、“喜鹊登枝”、“蛇蜕皮”等。每个套路都有一个主要的模拟对象和表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舞蹈的单人、双人、三人和集体舞的表现形式。在何种场合跳哪些舞蹈套路并不固定,主要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舞者的体力、情绪而定,在“鼓头”的示意下进行变化,每个套路间都有“攒鼓”作为连接和过渡。这些套路都是可以单独表演的舞蹈节目。
四筒鼓舞的近百种套路中,动物游戏型、技巧表现型最受人们喜爱。常见的有“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枝”、“仙鹅抱蛋”、“老羊挠痒”、“二龙抢宝”、“新人坐轿”、“苫竹盘根”、“山羊打架”、“猴子捞月”、“犀牛望月”等。
四筒鼓舞的基本动作因流行地区不同而不同。流行于山区的四筒鼓舞,动作特点为高桩、弯腰、低头、顺拐,脱胎于山区农民生产劳动时的姿态。流行于半山区的四筒鼓舞,矮桩、直腰、顺拐、平视。流行于城郊区的四筒鼓舞则提胯、甩脚、扭腰、甩头,显然吸收了花灯、腰鼓等舞蹈成分。
在昭阳汉族乡村,凡遇“白事”,多有四筒鼓舞表演。四筒鼓音色各异,和着其它打击乐,形成震耳欲聋的交响,把乡村掀动起来,男女老少,万人空户,争睹为快。造型奇特、古拙生动、形式多样的数十套舞蹈展演开来,乐声高亢激烈,地上扬尘冲天,舞队似游龙飞凤,令围观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叹为观止——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舞者,能携鼓躬身曲体在90度以下击鼓舞蹈,头下垂与足形成45度,实在了不得。舞者右脚为轴心,左脚向左外侧翘,鼓与小腿平行,随小腿向外,在小腿(左脚)收回时鼓随脚向右擦地而起,左脚为轴心,右脚向右外侧踢翘,快速急促的鼓点要求足踏节拍变快,这就需要身体的快速旋转来完成。难度之大,非一般体质可为。
如今,随着葬俗变革,丧事请跳四筒鼓舞者渐少,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也少有学习者。流传3000多年的四筒鼓舞,其传承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转自:云南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舞动乌蒙山——昭通四筒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