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脱贫攻坚战正酣 专项行动强助力
——访昭通市人社局局长保卫华【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昭通市以推进技能扶贫和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发挥民生保障作用,勇担行业扶贫重任,为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注入了技能创收和就业增收的强劲动力。本期采访,我们将与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卫华局长进行深入交流,谈一谈昭通市人社局在推进“两个专项行动”中有哪些做法、亮点和打算。】
主持人:保局长,昭通市是众所周知的全省人力资源大市,那么全市的人力资源状况是怎样的呢?
保卫华: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昭通市户籍总人口达609.29万人,全市有农村劳动力303.7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在200万人左右。可以说昭通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市。同时,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全市脱贫攻坚中的重点任务和重要抓手。
主持人:昭通市在脱贫攻坚中推进“两个专项行动”的背景和现状是什么?
保卫华:昭通是农业人口大市,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培育不足,就业吸纳能力有限,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专项行动”,紧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突出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劳动力这一重点,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作为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武器和抓手,作为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脱贫手段来抓落实,狠抓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8万人次,占目标任务208.87万人次的95.79%。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7.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88万人,实现省外就业7.89万人;全市开展技能培训17.95万人次,占目标任务37.74万人次的47.5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训7.27万人次。
主持人:昭通市主要通过哪些措施抓技能扶贫呢?
保卫华:在落实技能扶贫专项行动中,昭通市坚持“围绕产业抓培训、整合资金大实施”的思路,以乡镇为单位,依托当地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增收致富产业,找准路子,开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的技能培训。一是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全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立足高速公路修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需求,组织开展钢筋工、泥水工、建筑工、电工、农艺工、家畜饲养员等相关培训,促进劳动力在乡村、在行业间实现转移就业。同时,动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组建施工队伍,吸纳受训对象,促进县外转移就业。二是整合部门资源用于就业培训。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管理办法》印发到各县区各部门,各县区职能部门按照“渠道不变、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针对就业前景好但培训资金需求较大、贫困劳动力无力出资参与的挖掘机驾驶、装载机驾驶、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项目进行整合实施。三是创建技能品牌放大培训效应。在历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创建符合昭通地域内民族、民俗文化和知识技能特点的务工品牌,打造了“镇雄电工”、“威信绣娘”等技能品牌,使技能扶贫的效果得到倍增。目前,“镇雄电工”从业人数多达4000人,“威信绣娘”已带动数百人实现就业脱贫。
主持人:昭通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有哪些做法和特点呢?
保卫华: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昭通市由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将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纳入政府指标考核和就业专项资金分配指标考核,高位推动转移就业专项行动。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压实一个责任、组建一支队伍、创建一批基地、搭建三种平台、推进多方协作”:一是压实一个责任。主要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分解任务压实县区主体责任。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以实现“5个一批”为目标,制定了《昭通市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计划(2016-2020年)》,及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并建立“处级领导每人包1个县、具体抓好1个乡镇,科级领导包1个乡镇、具体抓好1个村”的挂钩机制,并指导、督促、协调各县区开展工作,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市县整体联动出合力。各县区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制,形成人社部门牵头,农业、扶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转移就业与技能扶贫工作格局。二是组建一支队伍。我们在工作中创新机制,组建了一支劳务输出联络员队伍,进一步挖掘和搞活农村人力资源。全市以村委会为平台建立劳务输出村级联络制度,建立起企业、人力资源公司和村委会之间的联系桥梁,将用工信息和劳动力信息直接联通,并通过市场机制调动村联络员与企业、人力资源公司对接的积极性,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目前,全市联络员队伍已基本组建完成,11县区146个乡镇共有1306名联络员。计划在近期印发《昭通市转移就业村级联络员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联络员管理,促进联络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创建一批基地。在全市11县区分别创建至少1个就业扶贫基地,主要面向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匹配性强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重点帮扶以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增收脱贫。截止2017年6月底,全市已申报创建就业扶贫基地12个,涉及鞋服加工制造、农副土特产品加工等行业,累计提供技能需求不高的就业岗位600余个,月薪待遇在1500元至4000元之间,基本满足贫困劳动力脱贫需求。四是搭建三种平台。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百场招聘进百村”“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月”等活动,以大型专场招聘与小型常态化招聘相结合进行现场招聘,通过网站、微信、手机短信进行互联网招聘,以和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招聘为补充,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梯级供需通道,搭建起现场招聘、网络招聘、中介招聘三种平台,进一步畅通了转移就业的人岗连接渠道。今年以来,全市召开座谈会378场次,对接人力资源服务中介151户;举行招聘会85场次,其中,市、县(区)举办大型招聘会13场次,举办乡镇招聘会56场次,举办东莞、中山对口帮扶昭通专场招聘会9场次;有组织转移63批次19543人外出或就近就业。同时,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乡亲带乡亲”等方式,大力发掘亲缘、地缘关系的带动效应,形成“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辐射效果,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五是推进多方协作。借助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的契机,昭通市加强与上海市及广东省东莞、中山两市人社部门合作。在省人社厅的关心下,由上海对口支援资金150万元,在镇雄县开展沪滇劳务合作试点,通过定单培训、定向转移、就地吸纳、政府引导等方式,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全面落实云南、广东两省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关部署,签订东莞、中山、昭通三市劳务输出扶贫协议。建立“县镇对口”联系工作机制,以本市的1个县对口东莞中山的3至5个镇(街道、开发区)开展劳务输出协作。全市通过就业服务,累计输出7864人到东莞、中山务工。
主持人:昭通在推进“两个专项行动”中,的确是想了很多办法、做出了很大的成效。那么,在工作推进中,昭通还面临哪些困难呢?
保卫华:当前,我们在推进“两个专项行动”工作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就业供给侧和需求侧未实现有效对接,农村劳动力对网络就业信息的知晓度、信任度都不高,一些人宁可相信亲朋好友的“只言片语”,也不相信政府的“官方发布”。二是劳动者素质偏低与待遇期望值高并存,不能有效满足用工单位的岗位需求。三是技能培训资金不足、培训针对性还不强,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四是产业发展弱小的短板在短期内难以补齐,导致就地转移就业困难。
主持人:昭通市在下步工作中,打算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两个专项行动”呢?
保卫华: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劳动力信息库建设步伐,以转移就业为目标狠抓技能培训,健全劳务工作站和村级联络员制度,努力打通供需信息壁垒拓宽招聘渠道,全力推进“两个专项行动”,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目前,我们正结合实际编制《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计划从2017年起,争取资金投入,在全市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转移就业促进、服务能力建设”四个专项行动,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就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30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67万人次)、职业教育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职(技工)类毕业生3.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增转移就业21.03万人(含创业带动就业1.03万人)。一是实施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利用“春潮行动”“雨露计划”“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示范性培训,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定岗培训,确保掌握1至2项就业技能,大幅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培养专项行动。充分调动和利用市内外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市内职业学校与市外实力较强的学校联合办学,借助优质资源增强办学实力,迅速扩大办学规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就读中职(技工)学校或接受就业培训,累计培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技工)类毕业生3.5万人。三是实施转移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完善和落实更加优惠的奖励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劳务输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确保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四是实施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驻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就业服务需求。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发布内容请上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页:
[1]